心臟手術
靜脈曲張
洗腎血管
慢性傷口
骨盆腔充血症
其他項目
元望足部傷口中心
衛教文章
心臟手術
冠狀動脈繞道術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瓣膜置換術及修補術
主動脈手術 如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
體外維生系統(葉克膜)及心室輔助器植入
心臟移植及心衰竭手術
靜脈曲張
洗腎血液透析
主動脈剝離
左下腹痛
其他項目
血管炎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精索靜脈曲張
“精索”靜脈曲張 是男性孕,比較沒有經濟價值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多半是藥物治療
心臟抽痛
心臟肥大
心臟痛
肋骨下方痛
肋骨外翻
血管硬化
血管炎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血管炎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精索靜脈曲張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多半是藥物治療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血管炎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子選單項目
✕
Filter by
Categories
Tags
Authors
Show all
All
人工血管文章
專欄文章
心臟手術文章
心臟手術案例
心血管手術案例
慢性傷口文章
慢性傷口案例
未分類
治療案例
洗腎文章
浮世心得
研究分享
靜脈曲張文章
All
All
bonnie
juliet
superadmin
2022 年 4 月 8 日
心臟繞道手術後可以活多久?了解術後存活率,醫師來告訴你
隨著醫學材料的進步,冠心症病人多半先以心導管治療,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心導管介入快速有效,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如果病情已經成為複雜的慢性冠心病,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仍然為最佳治療選項。
2022 年 3 月 31 日
頸部血管手術(內頸動脈內膜剝離術)
在我剛來嘉義長庚醫院時,本院沒有這個手術服務。在神經外科的養成中,對於中型動脈的處置,較少系統性的訓練。所以不是每家的神經外科都有這個治療選項。另一方面因為這類手術的併發症是中風/癲癎,常常要麻煩神經外科同事,心血管外科也比較少去作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2022 年 3 月 31 日
臟器動脈病變(VISCERAL ARTERIAL DISEASE)歐洲血管外科學會的治療指引
臟器動脈瘤(visceral arterial aneurysm)就是 ”長在肝,脾,腸繫膜動脈等內臟動脈的動脈瘤”。這當然是個少見的怪病。但隨著腹部介入,手術,和診斷的進步,越來越被重視,終於到2017年,有個正式的治療指引。
2022 年 3 月 31 日
慢性傷口成果
每週三下午在傷口中心的足部血管門診,轉眼間也開張了一年了。最近在 ”慢性足部傷口”方面,與交通大學林伯昰教授和整型外科合作的研究,發表在 Journal of Biomedi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引証系數3.451)
2022 年 3 月 31 日
與交通大學合作的成果,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
最近有一篇有關糖尿病足與運動的相關論文,是之前交通大學與嘉義長庚醫院所進行的研究:”The assessment of Buerger’s exercise on dorsal foot skin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vasculopathic diabetic foot ulcer by using wireless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e: a cohort prospective study”
2022 年 3 月 31 日
洗腎通路少見的細菌感染分析 嘉義長庚心外實驗室總算開張
我們收了很多年的細菌,發現有一種"環境細菌"(就是本來很少在人的身生發現,是在土壞中生長的菌)名字叫 Burkholderia Cepacia (一定要斜體字才表示我很懂....事實上我到現在還記不來這個菌的全名)
2022 年 3 月 31 日
主動脈創傷合併骨折的處理經驗-發表於PAN-AMERIC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AND TRAUMA
發表在沒有SCI的無名期刊,內容是說,如果主動脈外傷合併骨折時,通常骨科醫師怎麼處理。有幾個觀察 第一個就算用主動脈支架治療,也不會加快內固定的時間,第二個就是有病患開完骨科手術,才發現有主動脈創傷
2022 年 3 月 31 日
靜脈影像分析論文 刊登於國際期刊 診斷學(DIAGNOSTICS)
這一篇是分享我們血管中心應用這種新的技術 (TRANCE MR)來評估血管病變三年來的心得與治療流程,結論是比起其他的檢查(超音波及CTV) 在治療阻塞性靜脈病變時:對骨盆腔與先天靜脈異常有更多的資訊,在治療靜脈傷口時:可以同時了解足部動脈的狀況,對於後續的compressive treatment的治療更安全
2022 年 3 月 31 日
長庚/交通大學合作成果:發表於 靜脈學(PHLEBOLOGY)
簡言之,就是我們利用兩種不同的測量技術,檢驗靜脈潰瘍病患的足部循環概念很容易,但是要在這麼少病患完整收案下擠出這個結論,其實也是蠻辛苦的....感謝交通大學 林伯昰教授的全力支,希望之後的合作能倒吃甘蔗,越來越順利
1
2
Next page